梁溪区律师-梁溪区律师在线免费咨询-无锡梁溪区律师刘波
13151955559

如何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

合同纠纷 11-09 337

在执行实践过程中,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四种做法:第一种是在未进行任何程序步骤下直接强制执行被执行人配偶名下财产;第二种是执行员依职权作出裁定追加被执行人配偶为被执行人,并强制执行配偶名下财产;第三种是执行裁判部门根据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作出追加被执行人配偶为被执行人的裁定,待其生效后强制执行配偶名下财产;第四种是不允许在执行中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亦不允许强制执行配偶个人名下任何财产。
第一种做法是前几年的普遍做法,也是一种实质上的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现已被普遍弃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做法的区别在于配偶的救济方式不同:配偶不服第二种做法的裁定,可先提出执行异议,由执行裁判部门裁判,若异议被驳回,则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对不服第三种做法的裁定,若裁定驳回追加,申请执行人不服,可提起许可执行之诉;若裁定追加配偶不服,可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被执行人可根据其态度,或提起许可执行之诉,或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第四种做法,对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申请一律裁定驳回,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不服裁定,可在裁定规定时间内提起许可执行之诉,或另行起诉确定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工作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对执行工作来说,尽量减少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程序步骤,并依法获得处置配偶名下财产的授权,完全符合效率原则,就此意义而言,前述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做法似乎无可指责之处。但是,若仔细考量这三种做法的程序设置、举证责任分配以及当事人的救济手段,可以发现,这三种做法均不符合公正原则。第一种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做法未经任何正当程序,且无任何告知,完全由执行员自主决定就能直接强制执行配偶名下财产,未赋予当事人提出异议或提起不许可执行之诉的程序权利,极容易使当事人陷入救济手段缺乏的境地,完全不符合公正原则的要求。
第二种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做法,为当事人提供了完整的救济通道,即异议后复议,程序设置上较为完整。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弊端:一是这种做法是以执行员依职权认定所执行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为前提条件的,这明显不属于程序性判断而属于实体性判断,执行员实际上享有了审判员独享的进行实体判断的权利,严重违反了审判与执行分离的原则;二是这种做法只赋予(前)配偶在执行异议中举证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权利,但执行异议一般要在15 天内审查完毕,配偶大多很难在法院指定的期限(一般是3-5 天)内完成举证。故这种做法程序上有不妥之处,举证责任分配上也严重不利于配偶,亦不符合公正原则。
第三种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做法,与第二种做法类似,只是赋予执行裁判法官在执行异议中作出所执行的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判断的权力。但实践中,基于执行裁判的特点,很难做到全部进行听证,故多是在书面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后就作出裁定,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的保障程度明显不高,不符合公正原则。而由于执行员与执行裁判法官同属于一个执行局(庭),很难作出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裁定错误的结论,程序设置上明显存有漏洞。
与前三种做法相反的是第四种,这种做法看似不利于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在程序设置上将认定所执行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判决完全通过当事人另行起诉解决,且最终可能经过一审和二审才能最后定案。但是,这种情况下的执行异议是从程序上进行驳回,符合审判与执行分离原则;因只能作出驳回这一选项,故能迅速作出,能大大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时间;又在驳回裁定中为当事人打开另行起诉的程序通道。故这种做法既不剥夺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也赋予了完整的程序性救济权利,不仅符合效率原则,也符合公正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这一规定往往是前述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裁判依据。但问题在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一般只适用于家事代理权范围内,对超出该范围的债务,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若欲证明所执行的债务为共同债务,不仅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且配偶还享有反证的权利。而在执行中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无论是根据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作出的,还是执行员依职权作出的,都极易忽略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举证责任,而且又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配偶反证的权利。显然,这种做法不符合司法解释的规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中追加配偶的案件多涉及债权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债务人提前转移个人财产等情形,甚至有人将其作为离婚时或离婚后争夺财产的手段,以上均会严重侵犯配偶的合法财产权利。这种利用法律漏洞来获得不合法利益现象,不仅没有得以严厉禁止,甚至还有逐步合法化之势:近期个别地方公布的允许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规范性文件就是明证,值得警惕。
基于当前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普遍现象,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配偶,大多是无固定收入来源或收入较低的女性。随着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裁定的不断增多,这在事实上成为了又一道强加在女性身上的经济枷锁:很多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女性,要么失去了婚前个人财产,要么失去了共有财产的份额,要么失去了离婚时合法取得的财产。故从促进男女平等的角度出发,亦应反对在执行中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关于无锡律师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无锡律师网http://www.hzflvshi.com更多关于无锡律师事务所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无锡律师网http://www.hzflvshi.com如需要更专业的法律咨询,请拨打电话13151955559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咨询律师

微信咨询律师